“超级LP”撬动千亿,地方国资快抄作业
来源:秦创原总平台
发布日期:2025-06-23
点击量:9次
摘要:

一支由财政资金领衔的国家级母基金,凭借创新模式和市场化运作,5年将千亿资金精准注入中国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。

       2025年6月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悄然完成第七批子基金签约。中科创星、东方嘉富、蓝驰创投三家投资机构成为合作伙伴,三支子基金总规模达62.87亿元,将重点投向先进制造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。

       这距今年4月深创投20亿元子基金的签约仅过去两个月。至此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四支子基金全部落地,总规模达82.87亿元。

       自2020年正式运营以来,这只被誉为“最活跃国家级母基金”已累计设立46只子基金,规模超1200亿元,投资企业超过1800家。在创投市场募资难的背景下,这只“国家队”逆势加速,成为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诞生,源自2015年9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。

       按照当时会议精神,中央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,创新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,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、金融机构、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,通过设立母基金、直投基金等,用市场化手段重点支持种子期、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。

       这一设计本身就是一次创新——政府不再大包大揽,而是通过部分出资来撬动社会资本。

       2020年6月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完成注册,注册资本357.5亿元,股东阵容堪称豪华:财政部为第一大股东,持股42.66%;中国烟草、上海国盛分别出资50亿元;浦东科创和中国人寿各出资30亿元。

       “国家队”的投资策略有着鲜明特点:重点支持种子期、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,明确要求子基金投向这类企业的金额比例不低于可投资总规模60%,并力争达到67%的优秀线。

       在区域布局上,基金兼顾区域均衡发展。在第七批子基金中,东方嘉富(鄂尔多斯)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注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;此前还有深创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地新疆乌鲁木齐,湖北省基石中小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注册地位于湖北武汉。

       这种布局体现了基金的战略考量,引导资本流向传统创投机构较少关注的中西部地区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在行业选择上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聚焦硬科技领域。比如深创投20亿元子基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技术等硬科技;中科创星26.17亿元基金则投向先进制造、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和未来产业。

       对GP的遴选,标准极也为严格。五年间,获得其出资的GP包括深创投、达晨财智、基石资本、同创伟业、中芯聚源等知名机构。单支子基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,其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30%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成立5年,已设立46只子基金,子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。

       截至2024年末,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户,占民营企业总数的90%以上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投资布局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      在募资寒冬中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何能如此快速发展?

       其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背书,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LP(有限合伙人)之一。

       创新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也功不可没。与传统政府基金不同,其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操作,专业度高,决策效率快。其子基金管理机构应在确认中选后6个月内完成签约设立,9个月内落实首批项目投资。

 

▲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活动现场

 

       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稳定的投资策略同样不可或缺。基金始终坚持“投早投小投创新”的方向,不随市场热点摇摆,给GP明确的预期。

       目前,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已在酝酿之中,这对于身处“募资难”的GP而言,无疑也是一个重大利好。这支“国家队”将继续扩大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。其创新实践也为更多地方国资基金提供了宝贵经验,通过市场化机制、宽容失败的环境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招商模式,才能真正成为培育创新种子的沃土。

       当国有资本学会用市场化的语言说话,当中小企业获得耐心的资本支持,中国经济的创新基因便有了最坚实的养分。



关键字:
作者: